
钟山,饮霞吞雾,气势雄伟,融多元文化和数种天工而卓然于众山之中,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众多游人。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资源,钟山脚下吸附了众多博物馆、艺术馆、科普馆,形成了一个“环紫金山博物馆群”。
据介绍,为进一步整合景区资源,在市委市政府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总体布局下,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钟山风景区正式推出“钟山博物馆聚落”品牌IP。这是全国少有的基于建筑、生态、人文、观光、科普、休闲于一体的“没有围墙的大型博物馆”,是钟山风景区文旅融合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聚落共有14家场馆,包括明孝陵博物馆、孙中山纪念馆、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美龄宫(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紫金山森林科普馆、南京梅花艺术中心、南京中山植物园、南京地震科学馆、民国邮政博物馆、南京十朝历史文化陈列馆、紫金山昆虫博物馆、南京海底世界水族馆、紫金山天文台博物馆(筹)。
钟山博物馆聚落成立以来,聚焦“联、提、转”三个关键词,着力打造品牌IP。一是“联”,多元主体、不同类别的博物馆要素联动、活动联展、联袂发展。通过整合资源、串联要素,文化、植物、场馆赋能,开发不同的文旅线路产品;二是“提”,提升产品及服务内涵,提升场馆文化内涵及核心竞争力,启动筹建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博物馆(暂定名);三是“转”,实现产品向品牌、资源向资产、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的转化。以研学策划为重点,构建南京知名的研学游项目库和实践基地。整合提炼出明代文化、抗战精神、探险天地、森林科普、传统非遗等五大主题,各成员单位就五大主题,结合自身特点自由组合,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众多青少年对于高品质生态及文化旅游的需求。据统计,钟山博物馆聚落2020年共接待参观游客逾110万人次,开展研学活动435场,活动参与人数2万余人次,2021年以来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据了解,为迎接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同时庆祝钟山博物馆聚落品牌推出一周年,景区多方联动、密切协作,推出了精彩纷呈的宣传活动,充分呼应本届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国际博物馆日”的了解,增进公众对于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活动内容共16项,主要包括:(1)主题日活动—“2021钟山博物馆聚落奇妙夜”,5月18日晚上,明孝陵博物馆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南京城市文化、世界文化遗产、藏品文物、博物馆人等5个角度,对话“博物馆的未来”,南京十朝历史文化陈列馆将举办“书香南京”读书活动,紫金山昆虫博物馆将举办开馆一周年庆生活动;(2)陈列展览类,将举办《城 跡》当代金石艺术展、《中山陵建筑师吕彦直图片展》、《红色战鹰郑少愚》微展览。(3)教育活动类,将举办《我理解的世界文化遗产》少儿文创展销、“NO Touch”文保公益活动、“‘砖’心之制”城砖拓片体验活动、明孝陵文化行走—专家带您深度游、让党史课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之“团小青”故事、青少年定向越野打卡活动,另外还将开展文博嘉年华主题市集、博物馆藏品创意征集和文创衍生品开发、《紫金山天文台博物馆(筹)文物史料征集启事》发布、“钟山学堂”专题讲座《谈谈太阳这位“星二代”》等活动。
古老而美丽的钟山,一座座风格迥异的场馆,恰似一颗颗绚丽的明珠,妆点其间,精彩纷呈。在这里,你可以回望孝陵烟岚、六朝风雨,可以领略中山浩气、飞将英姿,可以与钟山神木对话,还可以倾听草虫山雀和鸣。钟山博物馆聚落将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引,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推动文物资源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为人民群众共享。通过开展研学旅游、丰富产品供给、创新内容表达和展览展示手段,使钟山博物馆聚落成为市民游客喜爱的文化体验目的地,成为传播优秀文化的有效平台,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积极发挥“文化中枢”作用。
附:紫金山天文台博物馆(暂用名)征集实物档案史料启事
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我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这里还聚集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果,现仍保存了多件明清时期的珍贵古天文仪器文物。2020年,中山陵园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整个紫台紫金山园区为基础,拟建设“紫金山天文台博物馆(暂用名)”。项目将在严格保护前提下,通过要素提炼、空间组合、功能分区,以全新定位和整体运营战略,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天文科学圣殿”与“人文建筑花园”,让紫金山天文台的科学之光、人文之光,照耀金陵、辉映华夏、闪亮世界。
目前,中山陵园管理局正在挖掘梳理历史文脉,实施紫金山天文台博物馆建设前期工作,为此特向社会各界征集关于紫金山天文台、中国古代天文历史、现代天文学等方面的相关实物、档案、史料,现将有关事项发布如下:
一、征集原则
本着充实馆藏、弥补缺项、突出特色的原则,对有助于加强紫金山天文台、中国古代天文历史、现代天文学等研究、宣传和展示,来源合法、所有权清晰合法的相关实物、档案、史料,符合入藏标准的,均予以征集。
二、征集范围
(一)与紫金山天文台相关的实物、文献、图片、影像、档案等文物资料。
(二)与中国古代天文历史相关的实物、文献、图片、影像、档案等文物资料。
(三)反映现代天文学发展变迁的相关实物、资料。
三、征集方式
(一)捐赠
收藏者本着自愿的原则,将合法拥有的相关实物、档案、史料捐赠并被接收的,将为捐赠者颁发证书,展出时标明捐赠人姓名。对捐赠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和科学价值藏品的单位或个人,将给予奖励。
(二)收购
按照自愿出售的原则,委托鉴定机构对拟收购的藏品进行鉴定估价,确定符合入藏、展览标准的藏品,将与收藏者签订协议,予以收购。
(三)代管
收藏者保留相关实物、档案、史料的所有权并愿意委托代为保管的,双方将签订书面协议,纳入库房管理并无偿做好科学保护。在征得收藏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并按照收藏者意愿具名。
(四)复制或仿制
对特别珍贵且收藏者欲自己保存原件的,在征得收藏者同意后,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复制或仿制。
四、征集时间
自征集启事发布之日起。
五、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5-85769030
联系人:杨晨、林滟茹
电子邮箱:125998502@qq.com、695751739@qq.com
中山陵园管理局
二〇二一年四月六日
声明:在南京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