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假期即将到来,景区怎么玩?为了让大家放心游览,南京市文旅局近日发布了《2021 年冬春季旅游景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细则》,对客流管控、入园管理、人员聚集、员工防护等各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1 月 26 日、27 日,记者实地探访南京总统府、玄武湖景区、钟山风景区、南京博物院等场所,为大家盘点最新疫情防控知识点。
【细则要求】
春节期间,每两小时公布景区实时在园人数
记者了解,目前,南京各大景区、博物馆都正常开放。
根据南京市文旅局最新公布的《2021 年冬春季旅游景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在客流管控上,严格实施旅游景区 " 限量、预约、错峰 " 开放,按照 " 能约尽约 " 原则,全面推行网上预约。除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保留免预约、实名登记入园方式外,原则上不提供线下售票。严格落实日承载量、瞬时承载量都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 75% 的要求。春节期间,每两小时应公布景区实时在园人数和舒适度指数。
为无码的老人儿童预留实名登记通道
在入园管理上,细则规定,入园人员戴口罩、体温监测、健康码和行程卡查验。景区入口应当设置一米线标识,并落实 " 一米线 " 管理要求。至少预留一个为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服务的 " 无健康码 " 实名登记入园绿色通道,并做好人工服务引导。遇有发热人员,应及时安置于临时隔离区,并第一时间通知疾控部门处置。
游客经常接触的物品,每两小时消毒一次
在防止人员聚集上,景区入口、核心参观点、室内场馆等区域应当合理巧妙规划入园路线和游览流线,实行单向、分批、限流通行等措施,并设置明显引导标识,防止人员交叉汇集。在景区出入口、重要游览点、室内场馆、餐饮场所、乘车点和换乘点等,加强人员和设备部署,组织对游客保持一米线和佩戴口罩情况的动态巡查劝导。遇有人员聚集应及时劝导疏散,严防瞬间客流集聚。
除了这些,细则还要求景区员工要建立员工健康检测制度,实行 " 一日一进一测 ",并做好相关检测记录,遇有体温异常,应及时做好隔离处置,不得带病上岗。同时,所有在岗员工必须正确佩戴口罩和手套。同时,景区内的公共场所及设施 ( 如游客中心、游客休憩设施、电梯、触摸屏、旅游厕所、景区交通运输车辆等 ) 坚持每日定时消毒,重点区域和场所每日消毒不少于三次。游客经常接触的物品用具,要适当加大消毒频次,至少每两小时一次。消毒记录应当齐全、公开。
【实地探访】
玄武湖景区
管理人员聚集行为,人多的广场舞不能跳了
" 测体温,戴口罩,不聚集 ……"1 月 27 日上午 10 点,记者刚走到玄武湖玄武门入口,就听到喇叭里反复播放的防疫通知,门口显眼的告示牌也再次提醒着游客,入园前准备好健康码和预约二维码,检查后才能入园。
由于是工作日,来园人流不多,基本都是晨练的市民,大家迎着阳光拉伸、走路或小跑,朝气满满。记者仔细观察,虽然人少,但大家都自觉地戴着口罩,相互之间拉开一段距离。
玄武湖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景区最新冬春季防疫公告中,特别强调了佩戴口罩入园。在疫情全面解除之前,景区将对入园人员聚集行为进行管理。" 人员众多的广场舞确实不能跳了,其他人员聚集的活动也要管控人数,现在玄武门的相亲角都暂时取消了。"
总统府
每个栏杆都贴有 " 一米线 " 标识
" 在南京很多年,都没带父母好好逛过景区,这次终于有机会了!" 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这个春节她就在南京过,爸爸妈妈从老家过来陪她,今天特地来总统府问问假期开放情况,想趁着春节假期带父母好好玩玩。
记者在总统府统售票处看到,景区排队分流的每个栏杆上都贴有明显的 " 一米线 " 标识,要求游客排队及游玩时保持 1 米线距离。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总统府景区一律采用网上实名制预约购票,暂停线下纸质门票销售。购票成功后,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刷证入园。
现场,有很多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会主动帮扶老人预约、购票等。一名志愿者说,来参观南京总统府的老人,如果自己不会预约买票,也可以让家人提前在公众号预约,收到短信就是预约成功,老人携带身份证来现场就可以。
钟山风景区
现场实行扫码购票、自助检录入园
1 月 27 日下午 1 点,记者来到南京钟山风景区,看到景区内随处可见写有 " 温馨提示 " 的告示牌," 中山陵实施实名制预约免费参观,明孝陵、灵谷景区、音乐台、美龄宫等其他收费景点项目实施实名制预约购票参观。" 据悉,钟山风景区最大承载量为 40 万人次 / 日,瞬时最大承载量为 5.5 万人次,景区对入园人员密度进行实时控制,日最高承载量、瞬时最大承载量不超过核定值的 75%。
在中山陵园入口处,发现不少游客正在现场扫描景区官方微信预约,而四处张贴的 " 苏康码 " 扫码登记提示,也方便了市民游客及时更新 " 苏康码 "。
根据门口的预约流程图,记者按照一步步操作也预约了一张电子票,订单详情页提醒 " 携带预约凭证和身份证有序入园 "。测温后,入口处的检票工作人员先提醒记者出示绿色健康码、确认无异常后,让记者在自主检票机上扫描入园凭证码,随着一声清脆的 " 请通行 ",闸机打开,记者才入园成功。
博物馆
健康码、行程码双码 " 通关 "
想去南京各大博物馆逛一逛?
1 月 26 日下午,记者来到南京博物院,看到游客们在入馆前,都认真阅读了门口的入园告示牌,准备好个人的健康码和预约信息有序入园。工作人员表示,参观者必须佩戴好口罩,实名预约才能进入,目前没有接到春节不开放通知。
馆内参观的人不多,十分安静,大家都自觉佩戴口罩,认真参观展览。导览台上一排排整齐的讲解器,为游客提供自助讲解服务。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馆内鼓励大家一人一讲解器参观,或者少数参观者配一位讲解员,避免人员集中。
而要想进入六朝博物馆,则需同时出示 " 苏康码 " 和 " 通讯大数据行程卡 "。
据悉,为应对冬季疫情新态势,南京市博物总馆重新发布了参观公告。除了预约制、测体温外,游客参观时,必须佩戴口罩,按要求先主动出示 " 苏康码 " 或 " 宁归来 " 或 " 通讯大数据行程卡 " 等有效疫情健康凭证后,工作人员还要一一进行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登记和体温检测,最后进行安全检查方可进入景区。
单向参观路线,不能 " 抄近路 "
" 请出示身份证、苏康码!" 1 月 27 日上午 10 点左右,记者刚走到明孝陵博物馆门口,负责测温的工作人员就提醒记者出示相关证件及信息。佩戴口罩、测体温、保持 1.5 米间距,记者这才进入馆内参观。
△明孝陵博物馆馆长任青
明孝陵博物馆馆长任青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最大承载量降至每小时最多 100 人,当工作人员看到参观人员有增多趋势时,在门口就开始把控,而且目前已经暂停接待团队游客,也不提供人工讲解服务。
汉字 " 牛 "、农耕 " 牛 "、诗歌 " 牛 "…… 明孝陵博物馆内正在举办关于牛年的两个展览," 馆内很少举办生肖展,由于疫情影响,牛又是充满精气神儿,希望能够给大家提提气。" 记者注意到,馆内正有些市民和游客在参观,其中一位老人想到二楼参观,打算 " 抄近路 " 返回到入口,却被工作人员制止了," 请按照路线单向参观。"
任青表示,单向参观路线是为了避免人员的聚集,加快馆内人员的流动," 我们尽可能多地设置了告示牌,并通过地标、工作人员的引导,来提醒参观游客。"
声明:在南京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