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白局保护十五周年取得丰硕成果 现有传承人24人
南京新闻广播      10-20 09:42 1539

(记者 洪云菊)“守正创新 温暖前行”南京白局保护十五周年成果展演日前在门东历史文化街区隆重举行。现场相关部门领导为“秦淮区建立南京白局校际联盟”成功入选“2020年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实践案例”颁牌,为南京白局代表性传承人徐春华、黄玲玲等创作表演的抗疫作品《不负重托》《疫情过后是春天》等入选“南京市非遗传承人抗疫作品展”颁发证书。

活动现场,徐春华白局传承社、南京金陵风曲艺团、报花名曲艺团、秦淮风韵曲艺团、江北新区和平白局曲艺团分别表演了《不负重托》《娃娃唱礼仪》《光盘行动我做起》《机房苦》《反腐倡廉新气象》等传统曲目和原创节目,让观众感受到南京白局独特的艺术魅力;精选秦淮灯彩、皮影戏、戏剧脸谱、南京内画、民间布艺、烙画、绳结、微雕、南京绢人、面塑等十余项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现场展示和互动,与现场观众进行“亲密”接触,有效促进了非遗在当代生活中的延续和传承。

南京白局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方言说唱,是南京地区唯一的古老曲种,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南京白局起源于南京云锦织机房,原为织工闲暇期间的休闲方式,后发展成为以南京话为核心要素,以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为表现形式的南京地方特色说唱艺术,曲种收调众多,唱腔丰富,素有“百曲”之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变迁和一些白局老艺人的先后离世,南京白局濒临消亡。2006年以来,在市、区政府及文化部门、保护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南京白局列入非遗保护计划,南京白局艺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深入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南京白局已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 24人,已逐步形成老、中、青三代传承梯队,是我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群较多的一个项目。在传习基地建设方面,市民俗博物馆、南京云锦研究所、秦淮区文化馆、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等都是南京白局传习基地。

经过十五年的保护和耕耘,南京白局传承发展焕发新枝,传承人结构更加合理,传承方式更加科学,传承成果更加突出,传承质量明显提升。本次展演活动既集中汇报了十五年来的保护成果,又展现了南京白局新时代下所蕴含的活力与创造力,激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南京白局的保护、传承与振兴中来。


声明:在南京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

相关新闻

爆了一条胎,查出两台违法车!

南京交通广播102.4 10.20 1439

【宏琪说交通】交罚款转圈找路,以为没车撞了人

南京广播电视台 10.20 2292

【宏琪说交通】驾照丢了还开车,违停堵着非机动车

南京广播电视台 10.20 2161

在南京

为南京人定制的APP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