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师南航造!乘风破浪的“鲲龙”AG600海上首飞成功!
南京新闻广播      07-26 20:15 1556

(通讯员 柯龙婕旻 王伟 记者 赵雪子)7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山东青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这是AG600飞机继2017年陆上首飞、2018年水上首飞之后实现的第三次首飞,为下一步飞机进行海上试飞科目训练及验证飞机相关性能奠定了基础。

AG600的海上首飞也牵动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的心,南航84级校友黄领才担任AG600总设计师,从立项、研制、总装下线到成功首飞,AG600仅用了几年,如今已成为国之重器。成功首飞的背后,还凝聚着众多南航科研人员的汗水,很多像黄领才一样的南航师生、校友也参与了研制工作,为AG600飞机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这是一艘能飞起来的船,也是一架能游泳的飞机。”中国航空工业通用飞机华南公司总工程师、AG600总设计师黄领才经常这样形象地向别人介绍他的“宝贝”。

在AG600研制的数年间,黄领才每周工作七天是常态,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是常事,晚上都是10点后才回家,他几乎把自己扎根在了工厂。经过无数个“5+2”、“白加黑”,他们用实际行动兑现了承诺:从立项、研制、总装下线到成功首飞,AG600仅用了几年,如今已成为国之重器。

黄领才在事业中义无反顾和坚韧不拔的品质早在他读书时就已显现出来。1984年,黄领才考入南京航空学院(南航前身)飞机系直升机专业。虽然毕业已近30年,但黄领才在南航期间的辅导员、航空学院夏品奇教授对他在校期间的表现仍是赞不绝口。

在整个大学期间,黄领才每个周末都去爬紫金山,风雨无阻,除了放假回家,几乎从未中断过,他不光是为了锻炼身体,更是为了培养自己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在夏品奇看来,黄领才能够不断取得事业上的进步,除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其在大学期间练就的强健的体魄和惊人的毅力密不可分,“他做事充满了激情,遇到了困难总是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克服它,我经常用他的故事来教育我后来的学生们。”

大学毕业后,黄领才历经多个飞机型号设计技术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飞机系统设计技术和经验,在飞机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应用方面成为了国内知名专家。他主持设计研制某型机挂架,填补国内空白;主持设计研制某型运输机挂架,极大提高了使用维护性和出勤效率;主持研制某型中高空无人机平台、某型动力三角翼、Y12F等多种型号的新机研制,其中大展弦比全复合材料整体共固化机翼研制成功,属国内首创。从2009年开始担任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常务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带领设计团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关,为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7年12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广东珠海首飞成功。AG600成功首飞的背后,还凝聚着南航科研人员的汗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轻型通用航空飞行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中航通飞为总设计师单位,联合协同单位组成攻关小组,攻克了气动布局、复合材料结构布局设计、材料许用值等关键问题,并共同开展了飞机水动力载荷计算、机腹部断阶设计和起落架机构优化设计等,为AG600飞机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航空学院张大林教授带领团队与中航通飞团队协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成功完成了AG600发动机滑油散热系统和发动机短舱通风冷却系统的设计、研制工作。此外,南航还有众多校友和科研人员参与了AG600的研制工作。

南航与AG600责任主体的中航通飞有着密切合作,2016年9月11日,中航通飞与南航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打造通航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通用航空飞行、机务、运管、服务等中高层次人才,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通航产业人才需求。2017年,南航设立的中航通飞博士班开班,首期招收22名学员,均为公司科研骨干。

未来,随着合作的深入,双方还将在合作模式、合作机构、合作平台方面加快创新,在通用航空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低成本复合材料的研发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共同为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声明:在南京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

相关新闻

清理小广告 共创文明城

紫金山新闻 7.26 1428

汛期蔬菜价格有所上涨,短期仍将高位运行

紫金山新闻 7.26 1245

40余位南京画家精品佳作在水木秦淮艺术街区展出

南京新闻广播 7.25 1925

为南京人定制的APP
下载查看更多资讯

在APP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