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国立生 记者 杨洋)“急急忙忙赶到那里,一个人也没有,又白跑一趟。”近日,南京市急救中心鼓楼分站的急救人员又一次无奈返回到了分站,这已经是他们当天第10次“空手而归”了。
记者从南京市急救中心了解到,急救人员在急救过程中频频遭遇市民乱用“120”急救资源的问题。
一天“空跑”了124次
“昨天晚上,我们接到指令,鼓楼区凯瑟琳广场有人酒精中毒,需要救护车送到医院,我们赶到现场后怎么也找不到病人,拨打报警电话告知病人已自行去医院。”南京市急救中心鼓楼分站急救医生张飞表示。
“这种情况很多见,仅7月22日一天,我们鼓楼分站就‘空跑’了10次,这里面主要是醉酒的,占了9次。”急救人员无奈地说。
记者从南京市急救中心了解到,7月22日,该中心共接听呼救电话2120个,出救派车521次,达到了历史最高,其中空跑124次,其中仅醉酒的就高达32次,成为救护车空跑的主要原因。
“有些拨打急救电话的病人只是醉酒、皮肤擦破或肚子痛,类似这样轻微伤病人可以自行前往医院,并不需要拨打‘120’。”急救人员说,还有些人因去医院不便竟将救护车当成出租车用。有限的急救资源被这样浪费,对于真正需要救护的患者来说,很可能会耽误他们宝贵的抢救时间。
120“空跑率”过高,损害的是公共利益。现在急救资源非常紧张,救护车数量总体偏少和急救人员严重不足,导致救护车供不应求,“空跑率”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120 急救的紧张局面,亟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据统计,南京地区院前急救的疾病中,轻微伤、肚子痛及普通感冒等求助的空跑率为最高,占一半以上,其次是呕吐、五官科疾病及其他外伤等。空跑的原因,多数情况下是病家中途退车、车到现场未见病人或联系不到报警人。此外,还有一些错误报警,重复报警。
合理使用“120”急救资源
近年来,南京城区不断扩大,常住及外来人口不断增加。这也给急救站点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南京市急救中心共有45个急救分站,71个急救点。急救站点分布在各个城区,主城区仅有27个。比如在鼓楼区、玄武区、秦淮区和雨花台区等人口密集地,急救站点仍有缺失。
“120”急救体系能否及时有效地行使院前急救功能,将直接关系到群众生命安全的保障。
《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明确规定,对“120”呼救电话谎报呼救信息、恶意呼叫、骚扰和阻碍执行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救护车通行,情节严重的,由相关部门认定后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以此提高急救资源的利用效率。
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
1、拨打时一定要说清病人症状,地址不需反复告知,电话有录音,只要清楚地报1遍即可。
2、拨打120后,保持电话畅通,并将电话调至足够大的铃声或振动状态,手机拿在手中随时接听,随车急救医生接到出车指令后,会回拨电话,指导患者或家属自救。
3、陌生号码联系你时,请立刻接起来,这可能是急救医生或调度员来的电话,如果非急救中心联系电话,请尽快挂掉。
4、耐心冷静地听急救人员的指导,避免反复催电,或者只会说“快”。按照急救指导,配合救治,不要在没有急救指导,或丝毫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随意处理病人。
5、在病人自行送院,或发现为错误报警后,请再次拨打120,告知急救中心调度员,好让急救车返回,以便于抢救其他病人。
急救中心提醒市民,如有向“120”报急救,应尽可能将详细地址、病人基本情况、有效电话号码、呼救类型等四个要素告知清楚。同时,呼救者还应保持电话畅通,确保调度人员及“120”救护人员随时能联系到当事人。
声明:在南京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