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南京市建委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交管局等在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项目部组织红山路隧道工程交工验收。经过现场检查和质量评估,红山路隧道顺利通过“体检”,具备通车条件。
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作为井字型快速路网架构的收尾工程,建成后对提升城市路网服务水平,加强主城与江北新城的沟通联系,改善城市景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和燕路沿线地铁1号线北延工程建设、和燕路过江通道建设、铁北新城开发、迈皋桥老城改造出新、燕子矶新城提档升级等工作相继启动,2017年初,市建委立项实施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工程南起新庄立交,与老京沪铁路、沪宁城际下立交相接,以隧道形式穿越红山南路、丹霞路后出地面,经过一段地面交织段后,以隧道形式穿越华电路、迈皋桥广场,新增和燕路北向西匝道隧道,新建晓庄广场互通,以隧道形式下穿神龙路,与和燕路过江通道衔接,全长约6.12公里,主线采用60公里/小时,匝道及辅道采用40公里/小时。
今天16时通车的红山路隧道,南起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桥,分别穿越现状红山南路、华跃路、丹霞路,止于丹霞路北侧,全长1.43公里,隧道双向6车道通行,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
红山路隧道试通车后,南向北:自新庄广场驶入红山路车辆可通过地面交织段进入隧道,在丹霞路北侧驶离隧道,由于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至华电西路路口正在施工,车辆可从华西路进行绕行。通往玄武、铁北区域以及迈皋桥广场以东区域的车辆无需进入隧道,可走地面道路:红山路→红山南路→恒嘉路或红山路→华跃路→恒嘉路进行绕行。北向南:华电西路西向东右拐进红山路车辆、红山路南向北经华电西路南侧调头车道驶入红山路车辆,在现状华西路以南进入隧道,由于华电西路正在施工,建议车辆仍由和燕路进行绕行。
同时,红山路隧道通车后,由于新庄立交通往红山路的匝道桥仍为封闭状态,建议出行车辆提前做好出行规划。
车辆交通组织详见附图。
市建委作为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的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重视新技术、新工法的应用。
1、BIM技术的应用
红山路隧道借助于不同阶段BIM设计模型,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工作,实现BIM模型辅助计算工程量清单。借助于BIM模型设计,充分发挥BIM模型优势,进行碰撞检测设计优化,模拟交通组织进行交通组织设计优化。
2、节能照明
隧道照明采用无级调光系统进行控制调光。洞内外亮度检测器将信号传送至照明调光控制器内,照明调光控制器根据洞内外亮度,分析计算后控制加强照明灯具和基本照明灯具的输出功率,从而达到控制隧道内亮度、节能环保的目的。
3、局部盖挖工法
红山路隧道施工结合交通疏解设置栈桥板,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盖挖法具备以下特点:①盖挖法栈桥板,利用围护作为支撑,简化施工程序,降低造价;②盖挖法对地面交通影响小,只在短时间内封锁地面交通,对居民生活干扰小;③盖挖法施工受外界影响小。
南京市建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红山路隧道的建成通车与沿线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密不可分,但华电西路以北的工程建设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对沿线居民出行还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希望沿线居民一如既往地支持工程下一阶段的建设,我们会继续加强工程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尽早建成全线通车,早日还路于民。
声明:在南京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