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晨)暴雪、台风、冰雹等极端天气,对人们出行的影响显而易见;而预警信息的应用,则能为出行提供决策支持。5月20日,滴滴和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进行云签约,双方合作尝试逐步向乘客和司机推送这些预警信息,让出行更安全。
根据协议,双方将利用滴滴在交通领域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共同建立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共享通道、工作流程和数据反馈机制,实现预警信息在出行场景的落地应用,触达需求人群,参与到百姓日常生活场景的决策中。也就是说,希望通过滴滴这个平台,让用户随时了解更加精准的气象预警信息。
据了解,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的数据正逐步接入滴滴平台。在极端天气发生前和发生中,滴滴出行APP端会自动对用户发送极端天气预警。该功能已陆续在全国30个城市上线,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成都等。
针对司机的推送也在逐步尝试。滴滴司机APP端目前在长沙和厦门两个城市试点,推送极端天气预警和语音播报,协助司机进行更科学合理的出行安排。
据介绍,发生极端天气时,滴滴会参照极端天气的分级分别进行预警,触发相应的响应流程,启动专项应急预案。如触发省级范围的红色预警时,滴滴将启动极端天气应急指挥机制,并讨论是否停止服务。去年“利奇马”台风登陆时,滴滴就在多个城市暂停网约车服务,通过开屏、通知栏等方式提醒乘客和司机。与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合作后,这些提醒将更加智能化。
此外,双方合作还将试点培育“气象+交通”数据融合创新应用,联合培育气象与交通数据融合后的新产品新应用,更好保障人们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声明:在南京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