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高峰越来越堵了?南京主城区车流量逐周递增
现代快报      03-31 10:59 1271

3 月 30 日周一早高峰,不少开车上班的市民都发现,这路是越来越堵了。记者从南京交警部门获悉,目前全市道路早晚高峰拥堵指数出现逐周递增的趋势,虽然整体车流量只有去年同期 8 成左右,但因出行较为集中,因此市民驾车出行的拥堵感也明显增加。不过,与这一情况明显相反的是,周末出行拥堵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降低,受到疫情影响,更多的人选择了宅在家中。

△去年和今年 3 月 1 日— 3 月 24 日交通出行延时指数对比显示图

△去年和今年 3 月 1 日— 3 月 24 日交通出行延时指数对比显示图

周一提前半小时出门还差点迟到

复工复产以来,相比以往周一早高峰,3 月 30 日不少驾驶人明显觉得,道路越来越堵了。30 日周一早高峰,在新街口上班的李女士明明提前了半个小时出门,却还是因为堵车差点迟到了。

记者从南京交警部门获悉,随着复工复产,早晚高峰路面车流量在不断增加中,道路也越来越堵。记者从今年 3 月 1 日至 3 月 24 日的早晚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来看,发现明显呈现逐周递增的情况。如 3 月 2 日周一,早晚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只有 1.26。而 3 月 23 日,同样是周一,早晚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则达到了 1.34。不过,目前实际情况是,南京主城区车流量其实只有去年同期的 8 成左右。就 3 月份而言,早晚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也明显低于去年同期。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 3 月 1 日至 3 月 24 日车辆通行延时指数,记者发现,以周一早晚高峰为例,今年 3 月 2 日周一早晚高峰的拥堵延时指数为 1.26。而去年 3 月 4 日周一早晚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则为 1.39。

对此,交管相关专业人士告诉记者,驾驶人开车感觉越来越堵,一方面是由于此前受疫情影响,路面车流量非常少,因此一旦车多了以后,道路拥堵的感觉就会更加明显;另一方面,目前车辆出行主要集中在早晚高峰,车流集中势必导致道路拥堵。

周末出行成为一周 " 低谷 "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绝大部分市民除了正常上下班,周末假期出行明显减少。

通过数据对比显示,去年 3 月每周出行高峰主要集中在周一和周五,周末出行虽然较工作日有所降低,但车辆通行延时指数一般也都在 1.3 左右。但是今年 3 月,一周出行周一早晚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最高,其余几天较为平稳,而周末出行延时指数虽然也在逐步增加,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了不少,在一周出行中呈现 " 低谷 "。而上周末由于受到降雨以及冷空气影响,不少市民更是选择了宅在家中。

在记者随机采访中,不少人都表示,因为对于疫情的担心,周末还是尽可能选择不出门或者是少出门,避免到人群扎堆的地方。

转载自现代快报

声明:在南京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

相关新闻

嘀嗒出行推出《万众一心 齐心抗疫》纪念邮票,致敬奋战一线的抗疫勇士

南京交通广播102.4 3.31 755

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感谢信

南京新闻广播 3.30 1010

《同浦新篇》第十一集:同心驿站

浦口区委统战部 3.30 754

在南京

为南京人定制的APP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