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洪云菊)章鱼、鱿鱼、乌贼的区别是什么?海马是怎么游泳的?凶猛食人的海蜘蛛究竟是什么?南京国际艺术季重要构成部分——“故宫里的海洋世界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今天登陆南京河西金鹰。300年前清代画师笔下的神秘海洋生物,将为观众打开一个妙趣横生、纷繁复杂的海底世界。
《海错图》由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书中共描述描绘了371种海洋生物,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并记录了各类光怪陆离、口耳相传的神秘生物。《海错图》在清雍正年间被苏培盛带入宫中,自此深受历代皇帝喜爱,现第一册至第三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乾隆皇帝曾说过:“朕戎马半生,这部书满足了朕对于大海的想象!”故宫博物院出版部主任陈连营:
“这个画册在故宫好多书画作品中不算太典型的东西,但奇怪的是游牧民族对海洋动物发生兴趣,而且收在《石渠宝笈》里面,这个很奇怪,因为里面(《石渠宝笈》)收的传世的东西更多,这幅呢是游牧民族对海洋动物的向往。”
此次“故宫里的海洋世界 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就以故宫博物院文物《海错图》为蓝本,在1000平方米的展厅展出36件海错图系列作品。展览以奇幻、玩乐、探索为主要概念,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平面的海洋生物活起来、动起来,并设置了多个互动游戏,带领观众了解海洋生物习性、认识海洋文明,感受古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策展人零卡:
“0025我们是屏幕的一代,所以我们更希望用一些动画,互动装置,动画电影的方式来了解海洋生物。同时了解中国古代人他是怎么去看待这个世界,他们所认为的科学是什么啊?我们里面有用了26种多媒体互动的方式来表现这些鱼的特点啊,以及古代人的一些故事啊。”
比如“海错全览”厅,8米巨幅投影将展出一个完整的海错长卷,尽显聂璜笔下妙趣横生、纷繁复杂的海洋生物全景。“科普动画”环节,章鱼、鱿鱼、乌贼的区别是什么?海马是怎么游泳的?看了动画就可以学习各种有趣的海洋知识。而在“海怪生成器”厅,观众可以发挥想象力,在屏幕上亲手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新海怪。
声明:在南京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